知识百科

Encyclopedias

竞思新闻 家长看点 知识百科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知识百科>

孩子老和你作对?别急,对症下药几招就好!

发布时间:2023-03-07

01各位家长是不是都有这样的一种体验:自家的娃,小时候就“翻天覆地”,长大后还是持续“处处作对”,而别人家的孩子,乖巧懂事,什么事情都自己主动去做,不需要父母追在后面“威逼利诱”,而是纯天然的母慈子孝。

虽说孩子越大越不好管,不听话都是小事,故意跟家长对着干真的太令人束手无策了。

该到点睡觉了吧,他还在沉迷电子产品,各种闹腾,你5分钟10分钟的退让妥协,到最后却变本加厉拖到半小时。

有些事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干,他就偏偏要去试一试,还老是把“我就不”“我就这样”“我不”挂在嘴边,你说要的时候他就不,你说不的时候他就要。

被孩子气的血压都上来了,却没有合适的治理方法!简直不要太冒火!

那么,遇到孩子喜欢“对着干”的时候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?

02通常孩子出现与父母对立时候,父母都想尽快把孩子的“不”变成“好”,甚至有时候还会觉得孩子是不是学坏了才这样!

当孩子出现这种任性的习惯时,我们先要弄明白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。

孩子如果是还处在低龄的年龄段的时候,喜欢对家长说“不”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,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着强烈的自我意愿,希望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,否则就会产生剧烈的情绪变化。 另一方面是孩子表达自我意志的需求,当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,就对孩子擅作主张,随意摆布,孩子就会用“对抗”的行为,来表达自己的愤怒。

小杰第一次来武汉光谷中心,还是因为上课不听讲,下课不做作业就被妈妈拉来的。

小杰妈妈说,小杰从小就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,2岁的时候便能背出唐诗,学会走路那会摔到鼻青脸肿也不会轻易哭,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是经常坐不住,跑出去玩,有一次差点从滑梯摔下来出事。

随着年纪的增长,小杰的活泼只增不减,上课的时候5分钟都坐不住,一下子拿别人的橡皮,一下子扯其他同学的衣服,有时候还会恶作剧发出怪声音,惹得全班同学的关注。

刚开始训练的时候,也是坐不住,左看看右看看,甚至去别的学员座位上指指点点,把别的学员惹烦了,小杰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。

当刘老师带小杰去做习题训练的时候,小杰嫌麻烦,不愿意做,老师悉心劝他,他就开始顶嘴,一副无所谓的态度。

 

孩子老和你作对?别急,对症下药几招就好!

 

小杰的状态让大家都非常头痛,但是老师能明白,要想明白孩子的问题,就需要长时间的建立心灵沟通,先打开孩子心里的死结,再配合相应的点位训练以及情绪认知辅助训练,才能够纠正孩子的行为。

在小杰不愿意做训练的时候,老师就拉着小杰沟通,聊爱好,聊兴趣,以此来慢慢打开小杰的话匣子。

慢慢的,小杰变变得和老师亲近,愿意和老师分享自己心事,对老师敞开了心扉。

原来,小杰的爸爸是比较忙碌的生意人,因为应酬频繁,情绪不太稳定,甚至有时候控住不了情绪,面对小杰的叛逆行为就会大声的训斥。

“我讨厌爸爸,每当别人跟爸爸说了什么,他就要开始骂我”小杰叹气的说着。

小杰继续喃喃道:“一开始,我是想借橡皮的,但是我很着急,不知道怎么说,于是就直接拿了人家的橡皮”但是,当老师告诉父母的时候,父母眼里对小杰的只有失望,以及责怪。

面对爸爸的训斥责骂,妈妈从来不敢多说什么,总是无原则的偏袒,退让,长期不良的家庭关系,也是导致了小杰后面叛逆的导火索之一。

有的时候,事情的本质并不是如此,如果不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,就开始先对孩子一顿输出,只会造成了孩子“越变越劣”的习惯。

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妄下定论,给孩子定罪批判,对孩子来说是最具杀伤力的,在长期的语言暗示中,孩子就会产生自己就是个差孩子想法,然后怎么做都是被否定的念头,甚至到后面的破罐子破摔。

03想孩子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,家长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,相互之间多沟通,及时了解对方的问题,并且一起找寻可以解决的方法。

如何能削减熊孩子的反抗情节,让他们能与我们更积极的互相合作呢?

小竞来给你们分享几个小妙招!

01倾听孩子的话,打开沟通通道打开与孩子的沟通通道,仔细聆听孩子的每一句话,对于孩子的需求,可以试着重复转达询问确认,孩子感受到了被倾听,才愿意说更多的话。

02多向孩子传达正面告诫

负面告诫往往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,容易让孩子较多注意自己“不能”的一面,这种感觉会让孩子觉得自卑烦躁,多用正向告诫的方式传递信息给孩子,孩子才会注意到自己“能”的一面,才会有自信去把事情做好。

03让孩子充当自己的主人

孩子反抗的严重,可能不是讨厌事情的本身,而是讨厌父母吆来喝去的语气,讨厌只能依照别人的安排做事,要想削减孩子的抵抗情绪,首先就要赋予他们一定的自由,让他们拥有自主的权利,才会更积极响应。

04启动孩子身体里的奖励系统

当大脑发现获得奖励的机会时,它就放出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。大量的多巴胺会让人觉得警醒、清醒和着迷,它让我们发现了如何才能得到快乐,于是愿意为了获得这种快乐付出努力,包括去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儿。

把孩子不爱做的事情和最爱做的事情放到一起,孩子身体中的奖励机制就被启动了。他会为了尽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变得充满斗志,更积极也更有力量去战胜“我不要”。

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TA也会有自己的思考能力,父母应该多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,孩子如果能在自己范围内解决的问题,父母可以尝试放手让孩子试试。

所以发现孩子逆反的时候,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,还有和他沟通的态度,然后多让孩子试试,多给孩子些耐心,这才是解决问题更合理的方法。


咨询客服微信


竞思官方公众号

版权所有:竞思注意力教育官网(www.jingsi.cn) 粤ICP备1600808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