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看点

mtnews

竞思新闻 家长看点 知识百科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家长看点>

你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,决定了他的一生

发布时间:2023-04-27

你见过这种情况吗?

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,而父母在一旁看着,无动于衷。

你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,决定了他的一生

很多家长给出的评价是:孩子哭闹,别理他,他知道没用,过会儿就不哭了。

但事实是,这种漠视和“冷处理”,会让孩子觉得:我的感受一点都不重要。

久而久之,孩子的心中会产生隔阂,会对父母产生陌生感。如果继续被漠视,他可能会采用过激的方式表达情感,比如发脾气、摔东西、打人;或者收起自己的情绪,扮演父母喜欢的样子,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。

还有些家长,看到孩子哭闹、发脾气就心烦,想要孩子赶快停下来,于是就否定、打断孩子:

“这点事有什么好哭的,就知道哭!”

“年纪小,脾气还这么大,你再这样我去哪里都不带你!”

你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,决定了他的一生

家长总认为孩子的情绪微不足道,觉得孩子无理取闹。孩子得不到理解,久而久之,孩子便会对父母失去信任,越来越不愿意向父母表达。

孩子一般在两岁以后,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,如尴尬、害羞、嫉妒、内疚、骄傲、愤怒等等。这些情绪是自我评价性的情绪,而自我评价首先来自他人,尤其是最亲密的人——父母的评价。

美国著名学者Alessandri和Lewis做了一系列实验,他们邀请一些4~5岁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到实验室“玩儿”,实验员给孩子们一些难题,如搭积木、滚球等。孩子们有时成功,有时失败,实验员记录下孩子成功或失败时自己的反应以及旁边母亲的反应。

记录显示与我们预期的结果一致:那些更关注孩子“缺点”或“错误”,在孩子失败时严厉指责孩子的父母,其子女在失败时更容易显得羞愧和自责,即使成功也很少感到骄傲和自豪。

孩子虽然年龄小,但他们的喜怒哀乐,各种情绪,和大人有着同等的份量,那是他们重要的成长体验,应该被认真对待。

脑科学研究发现,人类的情绪脑要先于理智脑发育成熟,成人要到30岁以后,情绪脑才能逐渐成熟。

当孩子有了小情绪,闹脾气时,其实是因为他们的脑部发育还不成熟,还不能用理智去控制行为,用意志去克制怒火。

所以,父母要求孩子把脾气收回去时,不是孩子不想停,而是做不到。

其实别说孩子,就算是成人,也会有控制不住发脾气的时候。我们细想一下,为什么自己会发脾气?

无非是受了委屈、心里不痛快、想宣泄负面情绪。

孩子发脾气,其实是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,看似是在向父母施压,实际上是在向最亲的人求助。

他们不会冲着陌生人乱发脾气,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,只有父母是最亲的人,也唯有父母,可以让自己肆无忌惮,帮自己疗伤。

作家雷布斯说过:

孩子冲你发脾气,是想让你走进他的内心解决问题,我们应该高兴才是。

只是有多少孩子,一次又一次向父母发出了求救的信号,换来的却是刺骨的暴力呢?

亲子之间的沟通,不是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。

多少父母,强势地关上沟通之门,就有多少孩子,正默默地躲在门后痛哭。

孩子发脾气的时候,是最需要父母理解和关爱的时候,也是亲子之间心贴心沟通,建立良好关系非常珍贵的机会。

说到孩子情绪失控,就必须了解儿童情绪控制的大脑机制。

为什么孩子不能像大人一样控制情绪呢?其实这与孩子大脑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。

小孩刚出生时,脑的重量仅有350-400克,大约是成人脑重的25%。到了1岁时,达到成人脑重的50%,2岁时为成人脑重的75%。目前大多数脑科学研究认为大脑大约在25岁左右完成发育。

在发育的过程中,大脑各部分发育成熟的进度不一样。与情绪表现和行为相关的大脑结构主要为杏仁核。

它对每个处境和认知进行判断并作出反应,向大脑的各个位置发出信号,向脑干发出指令,身体分泌出荷尔蒙,驱动神经中枢激活心血管系统,肌肉和内脏器官,于是身体各个部门作出反应。

杏仁体作为神经中枢的角色,在冲动情感压倒理智之时起到关键的作用。

从孩子一出生,杏仁核就已经发育成熟了。与此相关的另一个结构是前额叶皮质。

前额叶皮质掌管着思考、情绪调节、体察别人的想法和心情、发展同理心等。能够让我们在遭遇情绪波动的时候理性面对、合理控制。

杏仁核与前额叶皮质不会同时运作。这就是为什么当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很难控制情绪。

在那一刻,孩子完全被杏仁核控制了,处在一种本能反应里面,容易动怒、发脾气,哭泣、打闹、攻击。

而他的前额叶皮质还没有发育成熟到可以抑制住杏仁核的功能,帮助孩子去理性的思考,很好的控制住情绪。

这就是为什么,孩子在很多时候会乱发脾气、不讲道理、哭闹不止的原因所在。

人脑中进化而来的前额皮质层,就像一套监控系统,能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保持理智,简单来说就是让人选择做“更难的事”。

孩子可以通过规律性的脑电生物反馈训练,让上层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得到不断强化,让注意力系统、自控力系统都可以发展壮大,就能够及时抑制和处理本能的冲动思维和行为。

这么做的目的,是让孩子从自身上掌握对抗冲动拒绝诱惑的能力,在这个前提下再进行合理的引导,养成孩子学习生活好习惯,自然就事半功倍!

在传统的教养方式中,父母常常压抑孩子的情绪。

比如,当孩子因为和家长意见不合要哭的时候,父母直接放任不管,任其哭闹。

当孩子因害怕而哭的时候,就说别哭,再哭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。

一方面是父母不能忍受孩子的哭勾起他自己内心的情绪,另一方面是一直沿袭以前错误的管教方式。

所以父母需要使用正确的方式,去培养孩子的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。

1. 教会孩子接纳情绪

管理情绪的第一步,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。

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:激动、失望、愤怒、孤独、焦虑、期待等等,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。

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,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。

需要提醒的是,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,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,完全不听。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,等孩子平静后,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。

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,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,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,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。能表达,他才能沟通,才能想办法。

我们要教会孩子,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负责,你的感受是你的,别人的感受是别人的。

这样当你有情绪的时候,你就不会习惯性去指责别人带给你情绪。

2. 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与支持

当孩子情绪失控时,父母千万不要一味的责怪孩子,或者冷落孩子。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。

比如,今天孩子在做作业时碰到自己不喜欢做的题目,父母千万不要去指责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。

理解孩子可以这样说:

“数学作业确实很难做,我以前也感到数学很难。”

“妈妈看到你确实花了很多时间,你现在一定感到很难过。”

“你很想早点把作业完成,对吗?”

“不会做也没关系,你可以休息一会儿再做。”

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。”

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和特长,鼓励和赞美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比任何方面都重要。

假如孩子今天的数学学习任务提前10分钟就完成了,这时候就可以去夸奖孩子:“孩子,你又进步了!这次提前10分钟就完成了,那么下次效率会更高!”

父母给孩子一点点的欣赏,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动力。这是因为这种欣赏给孩子注入了积极的情绪。

3. 引导孩子通过兴趣爱好表达情绪

面对不会表达的孩子,就教孩子学会把情绪通过日常的兴趣爱好表达出来。

比如:每天放学时,可以带孩子常看夕阳的颜色。有时是粉红的,有时是金黄色的,一起感受夕阳。还可以通过文字、唱歌转化为动能。把这些点滴的美好存到心里。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,存储记忆,延长美好。

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,教会孩子如何理解和感受自己的情绪变化,一个会表达自己喜怒哀乐、爱恨情仇的孩子,会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体验。


咨询客服微信


竞思官方公众号

版权所有:竞思注意力教育官网(www.jingsi.cn) 粤ICP备1600808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