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看点

mtnews

竞思新闻 家长看点 知识百科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家长看点>

越奖励越难管?奖励孩子这件事,90%的家长都做错了!

发布时间:2023-08-01

90到95分,不奖励不处罚;

90分以下,1分罚20元;

95分以上,1分奖励10元;

100分,奖励100元;

河南一位学霸妈妈和孩子签订的“成绩奖罚表”,引发网友热议。

 

越奖励越难管?奖励孩子这件事,90%的家长都做错了!

 

一系列的奖惩规则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
热衷于采用物质奖励督促孩子学习的父母,绝不在少数。

生活中,父母使用奖励的场景,比比皆是:

乖乖写作业,就奖励你玩游戏;

好好吃饭,就让你玩手机;

考试得90分,就让你看动画片;

...

那些因为“奖励”尝到甜头的孩子,仿佛“潘多拉魔盒”被打开了。

不少孩子开启跟父母“斗智斗勇”模式:

你让我做什么,必须先答应我什么,否则就不做。

慢慢地,父母发现:越是奖励,孩子越难管。

父母需要不断加大筹码,才能让孩子乖乖做事。

用奖励惩罚的方式,去激发孩子的做事动力,真的有效吗?

01 外部奖励,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

众所周知:

孩子做事的动机分为: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。

内在动机:对孩子来说行为本身就是目的,不是为了获得奖励或者认可去做,而是发自内心地想做某件事。

外部动机:因外部刺激诱发出来的动机。比如大多数爸妈信奉的“胡萝卜加大棒”,这是一种外部动机策略。

当孩子的行为动机,更多依赖外在奖励的刺激时,就会丧失做事的自主性,不会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。

著名的“画画实验”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:

喜欢画画的孩子,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,课余时间会主动画画。

研究人员将这些孩子分为:“有奖励组”和“无奖励组”。

“无奖励组”的孩子,16.7%课余时间选择画画;

“有奖励组”的孩子,只有8.6%继续课余时间画画。

孩子本来热爱一件事情,当引入奖励后,他们做这件事的动机会大打折扣。

有些孩子们甚至会把外部奖励作为做事的“标配”,一旦奖励消失,孩子做事的动机也随之降低。

外部奖励使用不当,会变成家长操控孩子的一种手段,孩子不会享受学习或做事本身,而是为了得到奖励。

真正激励孩子不断行动的,是内在动机,也就是所谓的“内驱力”。

02内驱力,才是孩子持续成长的底牌

拥有内驱力的孩子,即使没有外在奖励,他们也能保持高度的热情积极,投入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中;

学霸都是内驱力超强的孩子,对知识学习充满了渴望。学习对他们而言,就像是一场游戏中不断打怪升级,不断获得满足感、成就感。

一个具有内驱力的孩子,一定是前额皮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,多巴胺水平比较高,而且压力反应系统也没有得到强化的状态。

前额叶皮质是孩子大脑产生逻辑,理智,创意,控制情绪的地方。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控制我们的注意力、注意力和记忆力。

多巴胺是内驱动力的关键所在,可以让人感到快乐,保持学习效率;

多巴胺水平低会导致孩子集中注意力困难,只有当多巴胺分泌到最佳水平——才能获得“心流”体验,完全沉浸在学习当中。

正如《心流》一书中描述的那样:

“当一个人做一个事做得很投入,进到心流状态以后,他的头脑当中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,他就会愿意坚持,愿意做这样的事,他的这个大脑的自驱力就会提高。”

这是一个不断正向循环的过程,处于专注状态下学习的孩子,大脑不断释放多巴胺,孩子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,内驱力也不断提升。

脑电生物反馈训练,作为一种应用神经反馈的可靠技术,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专注力,让孩子不断获得“心流”体验,激发孩子的内驱力。

脑电生物反馈训练,采用多点位结合的训练方式,能做到更全面更精准的锻炼我们的大脑,增强神经元的连接,让神经网络更为密集和发达。

03 4种有效奖励孩子的策略

父母的奖励方式运用得当,会促进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。

下面给父母介绍4种有效奖励孩子的策略:

01 精神奖励为主,物质奖励为辅

有本书中指出:

“精神奖励对孩子有着长久的心理裨益,对具体行为或品质的表扬,还能帮助孩子挖掘优点,增强他们的自信心。”

精神奖励的方式有很多:

父母发自内心的赞美、对孩子正确行为的及时表扬、认可的眼神、温暖的拥抱等。

当你发现孩子自觉的收拾了自己的玩具,你可以及时表扬孩子:

“你这种行为叫自律,妈妈很高兴你这样做。”

孩子会因父母的夸奖萌生成就感,孩子发自内心做这件事的意愿会更强烈。

使用精神奖励的同时,也可以搭配物质奖励一起使用。

但父母不能将物质奖励,当做孩子实现下一个目标的筹码,比如考了高分才能得奖励,这样的做法就适得其反了。

给孩子物质奖励的前提:让孩子感觉父母是因为爱他、鼓励他才奖励他的,不附加任何外在条件的。

02 丰富奖励的形式

孩子不断接收来自父母的正向反馈,会增强孩子做事的积极性。

看过这样一个新闻,一位妈妈自制各种刮刮卡,在孩子成长路上的每一个节点,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。

孩子成功当上班长了,妈妈就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刮刮卡,让孩子随机抽取一张。

刮刮卡的奖励内容:

可以是看一场电影,得到一个心仪的玩具,或者某一个想去的地方。

越奖励越难管?奖励孩子这件事,90%的家长都做错了!

 

刮刮卡的内容形式,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去不断更新设定。

丰富的奖励形式,对孩子来说,每一次刮奖,都是激动人心的时刻,如同开盲盒一般,能调动孩子的做事热情。

这些奖励形式,父母最好能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,关注孩子的内心渴望的事情,奖励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03 奖励结合孩子的内在动机

基于内在动机的奖励,往往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动力和兴趣。

孩子喜欢阅读,父母可以带孩子去书店,挑选几本他喜欢的书籍作为奖励。

孩子喜欢绘画,父母可以带孩子去一次美术馆或者送孩子一套绘画书籍。

孩子喜欢旅行,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旅游路线,让孩子更多的参与其中。

奖励需要父母结合孩子的兴趣点,才能激发出孩子的内在动机,也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。

04 奖励要言而有信

父母做出的奖励承诺,要及时兑现,不要等到孩子催促。

父母的奖励不能随口说说,一定要说到做到,给孩子一种言而有信的印象。

如果父母因为工作或其他事耽搁了,要及时和孩子解释清楚,约定好一个时间去补上。

父母的失信,会消耗孩子的信任度。让孩子不再相信父母,奖励也就形同虚设。

父母需要及时兑现奖励,才能让激励不断形成良性循环。

孩子的健康成长,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,需要父母用心学习!

想要孩子变得优秀,父母真的不能图省事。


咨询客服微信


竞思官方公众号

版权所有:竞思注意力教育官网(www.jingsi.cn) 粤ICP备16008089号-1